第(3/3)页 陈丛诧异抬头,望向董卓。 直接说结果不就得了?唠唠叨叨一大堆,很难让人不怀疑董胖是带了个人情绪在里面。 董卓骂完一通犹不过瘾,拔剑而出挥断龙案。 再骂道:“莫让咱家知道朝中是何猪狗与其有染,如若不然,如同此案!!!” 一时间朝堂百态。纷纷跪俯,齐呼:“臣等不敢。” 有人喜有人惊,有人瘫坐于地豆大汗珠似流水,有人讷讷不敢言,低头缩首如鹌鹑。 不知内情者自喜。 无论如何,大名鼎鼎陈无敌不仅没有投靠董卓,还暗行刺杀之事,怎么着都算好消息。 胆小如鼠者惊。 唯恐魔王被孙婿刺了,迁怒各方,平白无故连累了他们。 王允瘫坐于地,刘协缩首。 此二人是最怕魔王深究之人,万一让董卓察觉背后谋划,他们的处境就非常危险了。 李儒随即出列,拱手道:“太师,此次贼败,多亏王司徒使奴报信,当赏!” 董卓面露喜色,大踏步下得长阶搀起王允:“好,王司徒才是真正的忠臣啊,为表忠义,便加封王司徒为太傅,天子以为如何?” 刘协的脸都能阴出水来,死死盯着王允,半晌才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来:“便依太师。” 惊、怒、悲、愤。 当昔日同僚投来恶视,当少年天子满眼愤恨。王允心知上了贼人恶当,但对上董卓吃人的眼神时,又识趣地把话咽了回去。 往往越是这种直来直去朴实无华的离间计,最是百口莫辩。 你没做? 你没做为啥敌人夸你、赞你、赏你? 那可是三公之上的太傅! 有多少人能活着加封太傅的? 何况王允也不敢辩。 怎么辩? 当着董魔王的面,直说他恨不能手刃董、陈二贼? 他若有这骨气,今日不会立于朝堂之上。 因为有这种骨气的人,早被董魔王杀尽了。 能留下来的不论立场如何,都有一个共同点——惜命。 陈丛微微一笑,深藏功与名。 若他不说,又有谁能知道,王司徒这太傅衔,可是他未来儿子的姓氏换来的。 第(3/3)页